小马智行彭军:今年是Robotaxi量产元年,有望3年后盈亏平衡
2025上海车展期间,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透露,预期公司在2028年和2029年左右实现整个集团盈亏持平,“其实说得更准确一点,它就取决于车的量,因为说到底,每一台车都有一个毛利,这其实跟车辆数量的推进是完全相关的。”
4月23日,小马智行于2025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同时,小马智行与丰田、北汽、广汽三家车企合作的三款Robotaxi首次集体亮相,共同推进Robotaxi前装量产。
彭军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是Robotaxi量产元年,也是小马智行Robotaxi量产计划成果落地的一年。”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在2025上海车展
第七代Robotaxi的推出对于小马智行来说意义重大。彭军介绍,此前的自动驾驶车辆基本都是后装的,即车下线后再改装。而第七代产品大部分已经做到了前装,也就是说,很多传感器、冗余系统都在汽车产线上完成,包括车内的屏幕、电脑、总成、布线等,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成本更低、质量更好、集成度更高。
他透露,三款车都已进入试生产的过程,今年夏天就可以开始常规化生产。
当下,全球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玩家众多,包括小马智行在内的头部选手都已成功上市。其背后的L4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一直是备受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
彭军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表示,这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用户体验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同时也需要整个产业链逐步完备。他说,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与上一代相比成本下降70%,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本身的提升,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产业链的完善。
“我们用的所有传感器,实际上已经大量被使用在辅助驾驶即L2的车上。我们所使用的芯片,L2也都使用了。因为量的增加,带来价格的下降以及质量的提升,实际上都是对我们有很大帮助的。”他举例说。
近期辅助驾驶监管升级,在彭军看来,短期内这会让整个行业会更加收敛,但是从中长期来说是利好,“其实这个规范对于真正做到L4的企业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他认为,安全对于任何驾驶形式来说,永远都是之一位的。之前很多用户因宣传误导等因素对L2、L4的能力缺乏清晰的认知,甚至混为一谈。中期来看,规范宣传更有利于让消费者对不同技术级别的差异有更清晰的认知。
“L2、L4有本质的区别,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完全是不同的产品定义。更大的核心区别是,安全之一责任人是谁。L2的之一责任人永远是司机,而无人驾驶的之一责任人实际上是车或技术本身。”彭军对驾驶自动化作出如是界定。
对于当前乘用车企业纷纷追逐的L3(有条件自动驾驶),彭军认为,其在技术方面难度并不高,而是在责任界定上面临更大挑战,“L3就相对比较难界定了,在一定情况下是车作为之一责任人,一定情况下又是人作为之一责任人。所以,L3的产品定义非常复杂,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反而,L2和L4是比较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