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新办这场发布会讲清怎么做好自己的事

来源:玉渊谭天

国新办这场发布会讲清怎么做好自己的事
(图侵删)

4 月 28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答记者问。

就在三天前,4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当时,新闻稿中提到:

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三天后,新闻发布会召开,赶在了 " 五一 " 假期前的最后几个工作日。在一季度中国经济超预期的背景下,在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下,我们将如何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这场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谭主认为,这场发布会清晰地传递了几点信息。

信息一:对于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特别是外部冲击,我们的政策工具箱很丰富,都有充足预案。

一季度,GDP 同比增长 5.4%,中国经济取得 " 开门红 "。这个 " 开门红 " 含金量足,而且来之不易。要看到,去年底尤其是今年初以来外部环境如此纷乱复杂,而且去年一季度增速为 5.3% 的较高基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取得 5.4% 的成绩单,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但不少人也提到,美国滥施关税等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会逐步显现,一季度很好,二三四季度怎么办?

谭主注意到,无论是行研机构还是舆论场,都在关注一个词——政策。

去年三季度,在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时,党中央果断决策,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

一揽子增量政策,不仅对去年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今年一季度取得 " 开门红 " 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意义,不止于此。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谭主:

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我们稳信心、稳预期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它的出台,让市场主体认识到,一旦我们面对重大冲击,面对一些困难,因时因势调整的宏观调控可以根据新的形势来推出新的政策,它释放了我们发展的坚定决心。这让市场主体在面对新的冲击,比如当前美国对我们的打压时,变得更加从容。

而今天这场发布会,也展示了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的能力。

发布会上,谭主特别注意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的一句话:

这些政策大头都将在二季度落地。

谭主了解到," 这些 ",包括既定政策,也包括根据外部形势变化而推出的新政策。" 这些政策 " 中的大部分政策,都将在二季度,也就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推出。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涉及到多个部门,发布会上,给出政策明确的时间表,不单单是稳定国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这一举动还说明,对于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都有充足的预案。

这其中,特别要提下应对美滥施关税带来的冲击。

谭主了解到,接下来,不管美方如何出牌、加码,我们都有充分准备。相关政策都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信息二:做好自己的事,不只是眼下,也是长远。各方,都在努力。

发布会上,也介绍了接下来政策会发力的五个方面:

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

谭主了解到,这里边的每一个点,都是一项项具体的措施,都将会在接下来逐步推出。

这些政策中,有不少都聚焦解决当下迫切的问题。

关税背景下,国家将出台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对于外贸企业而言,怎么迎击风浪,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这几天,行业和企业,已经在积极想办法、找出路。4 月中旬,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等八家协会就表示,协会将组织产销对接会、培训会等活动,帮助外贸企业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和标准,推动产品适销对路。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按照 " 一业一策 "" 一企一策 " 的原则,制定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对于企业而言,帮一把,就能缓过劲,抗住风浪之后,就会变得更强,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

政策,除了解决眼前的问题,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

谭主注意到,这一次," 两新 " 政策再度扩围——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 " 两新 " 政策支持范围。

要知道,工业软件,目前仍是为数不多的我国被 " 卡脖子 " 的领域。我国工业软件的基础比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和我们工业大国的实力并不完全匹配。

谭主之前讲过 " 两新 " 政策背后的逻辑: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利用政策支持,引导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这一次,将工业软件纳入 " 两新 " 支持范围,无疑会促成工业软件行业新一轮的发展,这也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除了工业软件,发布会上还提到,政策将会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与 60 个重点行业方向、700 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前两天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提到,要加快实施 " 人工智能 +" 行动。

与之相对的,是这样一组数据。

2024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 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的 3 倍以上,市场规模达到了 1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9%。

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增长和高速落地应用的 " 并驾齐驱 ",就是新兴支柱产业在中国正在加速生长的写照。

而这,也是中国经济正在 " 加快 " 奔赴的未来。

统筹好短期和长期,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就能创造中国经济更大的确定性。

  • 降幅收窄!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5.9万对
  • 美国财长贝森特为特朗普辩护:“战略不确定性”是策略 没人比他他更擅长谈判
  • 4月MLF净投放达5000亿元 专家:净投放规模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准,保持流动性充裕
  • 2025年澳门四不像图片大全:探寻神秘文化符号的奇幻之旅
  • 提前跌停!002706,将被*ST
  • 中国资产对外资吸引力不断提升 A股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 光大期货:4月25日农产品日报
  • 金沙中国早盘上涨5%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 捷普上调2025年的盈利与营收预期
  • 四川甘孜州白玉县附近发生4.6级左右地震
  • 特朗普关税阴影下,欧盟对美国科技巨头开出巨额罚单释放什么信号
  • QDII一季报曝光!“小众”市场投资机会怎么看?
  •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 《新奥2025资料大全最新版本:全面解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 南都电源拟赴港IPO:两次定增失败负债率升至80% 毛利率跌入负值5年亏损近30亿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