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扩内需迎来“强心剂”,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发行

记者 辛圆

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于4月24日开闸。

根据财政部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计1.3万亿元,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共发行21期,发行时间从4月至10月。其中,4月24日将首发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将首发50年期特别国债。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长江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提到,对比2024年,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规模更大,增加了3000亿元,且从发行节奏来看,相较2024年5月17日首发提前近一个月时间,在前几个月的发行金额也整体高于去年同期,并预计较去年提早1个月完成全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

华创证券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高峰在5月和8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500亿元;其次是6月和9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200亿元;4月和7月发行规模或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10月发行接近尾声,规模可能较为有限。

在稳增长政策支撑下,一季度投资和消费表现较为亮眼。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8%,比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主要在于资金端的支持。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地方 *** 化债压力减小,基建投资由中央发力转变为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

另外,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较1-2月大幅上升1.9个百分点。累计来看,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两重”“两新”的支持范围扩围,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地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消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加大对重点支持领域的资金保障,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加快增长,为制造业结构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预计到二季度末,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较一季度末继续扩大。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名额均不超过100名
  • 月之暗面被曝正灰度测试首个内容社区产品
  • 长安马自达与面壁智能合作首款端侧模型量产车型正式上市
  • 百得利控股拟1800.38万元收购北京晨德宝4S经销店相关资产
  • 隔夜要闻:美股收高 特朗普称已为俄乌问题设最后期限 英特尔Q2展望疲软 美韩料下周达成贸易谅解协议
  • 英特尔CEO称与台积电讨论合作问题
  • 康泰生物的应收账款比营收还多
  • 特朗普监督美日贸易谈判,双方在“保护费”方面仍存分歧
  • 谭秀洪任广西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此前任北海市委常委
  • 因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绿地控股集团等被执行超11亿元
  • 英特尔第二季度展望疲软 将裁员以削减成本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初审: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将作原则性规定
  • 零食量贩店尚未熄火
  • G20轮值主席国南非警告贸易摩擦升级 会后未发布正式公报
  • 标普全球:金属与矿业投资将在沙特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 关键词: